在幾乎每個 Chrome 版本中,我們都會看到大量更新和產品、效能和網路平台功能的改善。
Chrome 51 (2016 年 4 月) 有許多變更。
移除對 SPDY/3.1 的支援
重點摘要:HTTP/2 的支援範圍已相當廣泛,因此可以停止支援 SPDY/3.1。
Intent to Remove | Chromestatus 追蹤工具 | Chromium 錯誤
SPDY/3.1 是實驗性的應用程式層通訊協定,可改善 HTTP/1.1 的效能。例如,透過連線多工處理和伺服器推送。許多功能已納入 HTTP/2,並於去年五月以 RFC 形式發布。由於 HTTP/2 已獲得主要伺服器和用戶端的支援,因此是時候從 Chrome 中移除 SPDY/3.1。
移除 TLS 下一個通訊協定交涉 (NPN)
重點摘要:為淘汰 SPDY,我們已移除 NPN,並先前已將其替換為 ALPN。
Intent to Remove | Chromestatus 追蹤工具 | Chromium 錯誤
NPN 是用於交涉 SPDY (以及在過渡期間的 HTTP/2) 的 TLS 擴充功能。在標準化程序中,NPN 已由 ALPN 取代,並於 2014 年 7 月以 RFC 7301 的形式發布。我們打算在移除 SPDY 的同時移除 NPN。
移除 onbeforeunload 對話方塊中的自訂訊息
重點摘要:窗口的 onbeforeunload
屬性不再支援自訂字串。
Intent to Remove | Chromestatus 追蹤工具 | Chromium 錯誤
您可以將視窗的 onbeforeunload
屬性設為函式,該函式會傳回字串,並在對話方塊中向使用者顯示,以確認使用者是否要離開。這項功能旨在避免使用者在導覽期間遺失資料。不幸的是,這類應用程式經常用於詐騙使用者。
自 Chrome 51 版起,系統將不再向使用者顯示自訂字串。Chrome 仍會顯示對話方塊,以免使用者遺失資料,但內容會由瀏覽器而非網頁設定。
這項變更可讓 Chrome 與 Safari 9.1 以上版本,以及 Firefox 4 以上版本保持一致。
已淘汰的 <input type=search> 結果屬性
重點摘要:results
屬性已淘汰,因為它不屬於任何標準,且在各瀏覽器中實作方式不一致。
Intent to Remove | Chromestatus Tracker | Chromium Bug
results
值只會在 webkit 中實作,且在實作時會出現非常不一致的行為。舉例來說,Chrome 會在輸入框中加入放大鏡圖示,而 Safari 桌面版則會透過點選放大鏡圖示,控制彈出式視窗中顯示的提交查詢數量。由於這並非任何標準的一部分,因此已淘汰。
如果您仍需要在輸入欄位中加入搜尋圖示,則必須在元素中加入一些自訂樣式。方法是加入背景圖片,並在輸入欄位上指定左邊邊距。
input[type=search] {
background: url(some-great-icon.png) no-repeat scroll 15px 15px;
padding-left:30px;
}
預計在 Chrome 53 版中移除。